开启今天文章之前,先转一个段子。 问:现在ofo共享单车还在寻找收购方吗? 答:是的,在调整估值方法后,我们非常有信心。 问:估值做了怎样的调整呢? 答:按斤...... 曾经一度成为阿里腾讯滴滴美团等新旧大佬们争抢,一掷千金的共享单车,如今风头已过,变成了一地鸡毛,ofo不仅成为了各路段子手的素材包,连“胡玮炜式放手”和“戴威式死撑”也成为了互联网界的笑料。 对此,各路大佬也纷纷站在自己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。而政事堂站在政治的角度去考虑,得到的却是一个与大家不同的答案,那就是,共享单车只是(4G移动互联网时代的)新基建,而非新动能。 随着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新基建,资本市场上出现了一大批5G为代表的新基建概念,因此也有读者问我,政事堂去年鼓吹的新动能与新基建是不是一件事? 如果大家要去迎接新一代风口的话,就一定要明白基建和动能之间,时有着巨大差异的。 譬如在过去十年房地产的黄金时代,负责“铁公机”的中建、中交、中铁三巨头,就是传统基建公司,而万科、恒大、碧桂园三巨头,则是传统动能公司。 前几年,当“基建公司”的领导还在工地上带着兄弟们啃馒头搬砖的时候,“动能公司”的领导却往往坐在办公室里泡着茶,跟各路朋友聊着政事堂文章里吹出来的牛逼。 这也就是传统基建公司和传统动能公司之间的天壤之别,同样,新基建和新动能公司之间,也存在着同样的天壤之别。 以互联网时代为代表,相比于传统基建和动能来说,马云的淘宝天猫和刘强东的京东商城是新动能,那么为淘宝天猫服务的四通一达,以及为京东商城服务的京东物流,就是新基建。 看着漫天遍地的“马云成功学”和刘强东“不知妻美”的段子,再对比一下为了天猫和京东商城配送的快递小哥们,再对比房地产开发商和建设单位之间的天壤之别,就会明白无论新旧,都是“动能动动嘴,基建跑断腿”。 于是回顾一下文章一开始说的ofo和其背后的共享单车领域,他们明显是要“跑断腿”的企业和行业,根本无法支撑高利润和高估值。 所以呢,从政治的角度,把眼光放得远一些,会发现共享单车虽然很“新”,但依然属于“基建领域”,未来一定是赚不到大钱,就跟如今已经腰斩再腰斩的“四通一达”和顺丰的股价一样,也不会被资本市场认可的。 那么,新基建就不能投了么? 答案恰恰相反,新动能是马云那样超越时代的人来投的,对于普通人来说,新基建的风口,才是真正致富的门路。 因为新基建与新动能之间,一定是先有鸡(基建),后有蛋(动能),新基建的风口一定在新动能风口的前面。 就拿距离我们最近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来说,摩拜、ofo、饿了么、美团外卖这些“新四大基建”,这几年的估值增速,远比他们背后博弈的“新动能”阿里腾讯高多了。(准确说相比于这两年“四大基建”估值的突飞猛进,BATJ四巨头去年都跌的挺惨) 这背后,是因为新动能必须要在大规模投资新基建之后,才有可能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,所以这两年腾讯跟着阿里在市场上买了一大堆没啥投资价值的“4G时代的新基建”。 因为对于马云和他的阿里来说,基建投资是其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。 当年倘若没有成熟的铁路基建网,没有互联网基建的光纤入户,没有四通一达的庞大队伍基建,没有金融基建的银行卡全民普及,这些有中国特色的基建缺了任何一项,马云的淘宝和刘强东的京东估计就做不起来。 同样,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倘若不是中国建了全球一半以上的4G基站,覆盖了全球一半以上的4G用户,也不可能诞生滴滴、美团、头条等这些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独角兽。 所以呢,从中国政府自搞明白“基建&土地财政”以来,从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,都是靠着基建拉着三驾马车作为动能。而未来迈向十九大报告中新动能的时代,也势必会依靠新基建的大规模投入来实现弯道超车。 而且,就像马云马化腾前两年对于基建公司的烧钱那样,还会对其进行不计成本的资金注入。 这其实在商业角度不难理解,如果把摩拜当做美团的基建,饿了么当做阿里的基建,就会明白为什么之前ofo的估值那么高,因为新动能为了追求未来的长远收益,就必须在新基建领域投资,为了新动能,政府和企业都会去这么做。 但是,基建永远都是“累断腿”的执行工作,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摩拜、ofo、饿了么、美团外卖,跟传统互联网时代的四通一达,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,不过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相对于传统互联网的时代领先罢了。 这就像格子间里面敲键盘的白领,和他们当年踩缝纫机的父母相比,生产关系并没有变化,变化的只不过是国家整体的生产力罢了,大家干的还都是基建的工作。 如果明白了这些企业干的是基建的工作,那么就会明白,摩拜的胡玮炜,饿了么的张旭豪,这些在基建公司搞梦想的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|